歌咏三峡的诗句
三峡隆起,彰显壮美无比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这是唐代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的诗句,描绘了从峨眉山上看到的平羌江、巫峡和大峡。三峡区域的隆起地形和肆意奔腾的江水,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山水风光。而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多以此为灵感,创作出众多脍炙人口、令人叹为观止的诗句。
秀美山水令人陶醉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是唐代杜牧在《登高》中的诗句,描述了游人登高俯瞰三峡时的美景。在这里,奔腾的长江与拔地而起的群山相互映衬,互为壮美的背景,很多人都会因此而陶醉。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李白和张籍登郢州城楼望江》中也写道:“南楼江上须须望,十万仙人抚边狂。阳春白雪登楼处,头白鱼罢问龙王。”这些诗句展现了令人陶醉的秀美山水。
蜿蜒曲折,壮丽险峻
三峡是由巫峡、西陵峡和瞿塘峡组成的,组成了长江三峡的核心部分。三峡地区江水蜿蜒曲折、壮丽险峻,山势峻峭陡峭,犹如武侠小说中的布阵,若隐若现,鬼斧神工。唐代诗人杨炯就曾这样描写,“万壑千岩没犹豫,斜阳灿烂万家屋。日杳江山悬钓人,恍然如在画屏中。”这幅形象的描绘,更能让人体验到蜿蜒曲折、壮丽险峻之美。
风云际会,神韵十足
高山之崛起与长江之险滩相互交错,因此三峡的景色可以描述为隐约若现,神秘莫测的胜景。元代文学家杨亿的“三峡夜泊船观岛”一诗:“千里长江横渡,万重山色鬱葱。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描绘了一幅神韵十足、风云际会的美景。三峡之美,必定要让人临场感受,用诗歌来传承。
三峡长风动地,自有诗意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家喻户晓的《庐山谣》,“庐山秀出三分,峨眉藏四秀,洞庭天下水,皆是诗家翁。”在历史上,房山、庐山、吴中等景区被赞誉为“天下名山”,然而如今,三峡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旅游胜地。水而不仅仅是水,山也不仅仅是山,其为诗意所在,令广大游客为之情不自禁。唐代高远在《太行山记》中写道:“曾游最高顶,何必上太行?”诗句被多次提及,传颂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