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长江三峡修建

长江三峡修建

长江三峡修建

历史渊源

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文明摇篮。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瑰宝的长江三峡镇纳着几千年来传统的中华文化艺术精髓。自建于3.5万年前的耒阳文化以来,长江三峡流域沿岸居民就不断地修筑长江三峡的山岭,为后代流淌的长江保驾护航。保护山岭不仅为了有利于灌溉农田,而且还有祈求雨量和战争时的防御功能。到了20世纪,长江三峡等一带的山岭因洪水频发、水深险滩等因素,谋划不断地定期整治和加固。

长江三峡拟建工程始末

建省长江三峡拟建工程的想法最早应该是在1950年,由中国国民党政服时期首倡。自1952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政府发表了一篇题为《流入海洋》的署名文章,该文主张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1954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发出《关于今后加强江河工程建设的指示》,指出在长江流域工程建设方面,要全面加强,并即将委托苏联专家进行科学研究和勘探。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正式宣布开始长江三峡工程的可行性研究,这标志着长江三峡工程的开端。

斗争与胜利

长江三峡工程的修建遭到来自境内外的反对与质疑。一方面技术水平、施工工艺、工程范围巨大,与人类建造的任何一座工程都不可比拟。另一方面,必须要解决空气污染、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问题。 1980年初,工程建设因财政问题而陷入困境。中国政府决定进行包括科学研究、听取意见、协商、宣传等一系列非常规方法来推进工程,同时面临一些外部压力和国内不可抗力的因素。但毛泽东同志对工程发表了重要讲话,鼓舞了广大群众和工程的执手人,最终在人类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迎来了建设胜利。

工程特征与影响

长江三峡大坝工程是由中国政府规划、财政预算的国策性建筑工程,由于其规模之大、技术之高、影响之深波及全国许多方面。其建造过程中,作为全球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大坝要保证电力供应、通航能力、农业灌溉、旅游等因素:尤其是为了保证水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对整个流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长江三峡重大事件

2003年,长江三峡工程结构基本施工高峰时。新流向航道正式开航,新建三峡导航工程实现跨越式发展。灾情抵消了2004年度施工进度。7月21日,完成发电机组极限水轮机试车;10月10日、电力网通过广东至浙江普通交流输电;11月30日,过坝示威游行;12月18日,长江三峡百万游人见证了工程的大坝投入使用。2007年6月,三峡工程经过全面纳管,专业化运营、管理,效益显赫。2011年6月10日,由主坝和右岸的旁坑水电站发电机组组成的电站全部通过受试。2012年7月19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长江三峡工程区自然遗产后濒危分类措施,正式受到了国际自然遗产保护组织的认可。越来越深厚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反映出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力量。

投储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