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诗词
介绍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又称峡江,是指长江三个峡谷的通称,分别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峡全长193公里,峡谷最宽处7.5公里,最窄处不到100米。这里山清水秀,奇峰耸立,景色壮丽,被誉为“天堂美景”。
历代诗人对长江三峡的赞美与吟咏
自古以来,长江三峡就是文人墨客青睐的题材,无数的诗歌歌颂着这里的山水风光。唐代杜甫《夜泊牛渚怀古》写道:“引波千古动江山,安得夜船逐水游。”宋代辛弃疾《贺新郎·壮哉游春》:“在北风和日丽,湖山如画赛琼林。行到瞿塘百炼钢,泻湍溅、飞霜雪,万壑千岩绝壁中,急风棱磨苍劲。”明代唐寅《题临安邸》:“深院静,小庭空。影销窗纱,香发幽篁。长更几度秋声在,梦回人远渡洞庭。”
毛主席诗词里的三峡情怀
众所周知,毛主席对长江三峡有着深厚的感情。在《浪淘沙·北戴河》中,他写到:“河北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而在《浣溪沙·游三峡》中,则是“谷深深,波涛涛,峰峦叠嶂几重高。抽万水千山,只因您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些诗句,把长江三峡描绘得淋漓尽致,也表达了毛主席深深的爱国情怀。
今人诗词中的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的美景,不仅吸引了古代文人墨客的关注,对于今人诗人而言,依然是一道绝佳的题材。比如,当代著名诗人艾青的《长江三峡》中,他写道:“三峡湛蓝,山影萧瑟,又一我泛舟,梦里遥想人生……车在峡路行,云来密云去。浑然入画,阔绰磅礴,正像诗歌中一样的诱惑。”这些现代诗歌,以其淳朴的情感,将长江三峡的景色展现得极尽优美。
总结
长江三峡是中国自然界的一大奇观,在中国文化史上也有特殊的地位。历代的文人墨客都曾为之倾倒,而今人对它的咏叹则更加赋予了时代感和生活情趣。长江三峡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是一种对于自然的敬仰和崇拜,一种对于生命的敬畏和感恩。